盛夏时节,热浪席卷广州。7月15日,记者从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,为切实保障一线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与劳动安全,天河区城管部门以科学调整作业模式、强化物资后勤保障、完善应急预案等多项务实举措,为烈日下坚守岗位的“城市美容师”送去清凉关怀场外配资,确保城市环境洁净与人员作业安全两不误。
科学调度,为人力作业减负降温
“我们应对高温天气很有经验,工人们也能高效响应,所以我们对工作时间的调度安排,完全不会影响城市清洁效果。”第一保洁所相关负责人介绍,面对持续高温挑战,天河城管及时优化作业方案,推行“机械为主、人工为辅”的高温作业模式,最大限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。
一方面,各环卫所精准调整人工作业时段,主动避开午后14:00至15:00的酷热时段,全面推行夜间普扫,有效减轻日间高温时段保洁压力。
另一方面大幅提升机械化作业覆盖面与频次。自5月以来,质监中心扫路车队每日投入45名作业人员及70台次各类扫路、洗扫车辆;洒水车队每日出动25人及40台次车辆,全力保障主次干道及立交桥等区域洁净,并为“十五运”营造良好环境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,洒水车队特别增派车辆,以冲代扫,并对奥体片区、体育西路等重点路段实施循环降温降尘作业,在午间人流稀少时段加大频次,显著减轻一线工人体力负荷。
精细保障,为健康安全精准护航
“我们清凉饮料及防暑药品的储备非常充足,除了发放到工人手中的部分,还有安排在环卫驿站用于应急的药品。”第二保洁所班组长胡知林正在检查防暑药品的保质期。
天河城管积极利用现有环卫驿站资源,广泛联络临街单位及商铺开辟临时纳凉点,确保一线工人能及时躲避高温、获得休整。
刚在驿站歇脚的老环卫工向雪苹抹去汗水说:“这些年,防暑物资越来越及时。能避开最毒的日头干活,累了有地方喝口水歇口气,心里踏实,干得也有劲。”
面对酷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考验,天河区公共卫生间管理所也未停下行动。通过室内加装无叶风扇与智能香薰仪改善通风、清新空气、降低温度;室外加强环境治理,每日清理周边绿化带、消毒清洗下水道,有效减少蚊虫滋生。
制度兜底,为应急处置筑牢防线
天河城管在提供日常关怀的同时,更着力构建完善的监督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。各环卫单位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防暑降温工作小组,管理人员坚持深入一线巡查,密切关注工人身体状况,统一指挥调度,并组建应急分队,随时应对高温引发的突发状况。
日常监督巡查的工作,巡查人员采取“即拍即走”快速反馈模式,通过线上平台即时通知责任单位处理问题,有效缩短工作人员烈日下暴露时间。
此外,充分利用岗前培训等时机,向工人系统普及热射病预防与急救知识,提升群体性自我保护能力。高温季节期间,各单位指定专人密切跟踪气象预警信息,确保高温、台风、强降雨等预警第一时间直达所有班组,做到未雨绸缪;遇恶劣天气则及时暂停户外巡查,待天气好转后立即重点排查下水道、排水口等关键区域,确保城市安全运行。
在此,天河城管也呼吁广大市民朋友: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,自觉维护环境卫生,做好垃圾分类,不乱扔垃圾,用举手之劳减轻工人负担,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。
南方+记者 郭苏莹
通讯员 宁泊场外配资
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